History

大马扯铃史

  扯铃是中国北方农闲时期最盛行的一项民书活动,名称也因地而异,如:抖翁子,放空钟,风葫芦,扯空竹等。。。

  根据古书记载,扯铃的历史应可说开始于唐朝。而后,明朝万历可见。以往的扯铃都为竹制,有做两边的平衡,玩的时候以两根木棒绑上一条棉线,需要一双巧手使扯铃在棉线上加速运转,因空气流动而发出嗡嗡的声音,更有人因为它两端发声孔的数目,而称它为十二孔铃,十四孔铃或者十六孔铃了。当技巧纯熟时,可玩出许多花样,尤其融入音乐,舞蹈,戏剧更可增加其趣味性和客观性。

  扯铃不但风行台湾与中国,更流传于世界各地。十八世纪,扯铃传入英国,顿时使英国人迷上这个玩艺儿。他们称它为“两根棍子上的精灵”名为。

  在台湾,扯铃是民俗技艺,也是相传已久的童玩之一,以往台湾杂耍表演中,有耍,有变,有练,三大技艺。耍是耍罐子,变是变戏法,练是练扯铃。可见扯铃在台湾民俗技艺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产量有限,扯铃的发展也较为缓慢,一直到塑料扯铃的出现,加上被列为比赛项目,扯铃在近年来已发展到几近巅峰的地步。

  马来西亚扯铃历史作者给读者的话:“所谓饮水思源,每个扯铃爱好者都必须要知道自己手上的扯铃为什么会在大马盛行,要知道,如果没有这位老师,马来西亚今天就可能没有扯铃了。这就是本人为了不让这段记忆沉淀,决定把马来西亚扯铃的历史写出来让各位玩家得以了解事情的真相,而不是盲目的玩。到目前为止,我敢说:马来西亚的扯铃发展到今天绝对不是容易的事情,这有赖于每个扯铃爱好者到底有没有以身执教的把这个文化,把这个传承的使命完成到底!你有做到吗?”

  谈到马来西亚的扯铃史,绝对离不开我们敬爱的扯铃之父 “已故-冯亚平老师”,每个马来西亚练扯铃的人不能不知道这位第一位把扯铃推入校园的人物。

  1996年,第一间拥有扯铃队的中学就是吉隆坡循人中学和柔佛新山班兰华文小学,而冯亚平老师是当时循人中学的历史老师,同时也义务的推广扯铃运动。

  1998年6月30日冯亚平老师很不幸的因癌症英年早逝。虽英年早逝,但有他成立发展起来的扯铃运动绝对不会因他的离去而告终。他对于中华民俗运动的热爱精神深深感染了大众,尤其是意向来在背后支持他的哥哥“冯开东先生”,为了继承亡弟的志愿,毅然放弃自己的事业,当起扯铃教练,并在全马各地尽力推广扯铃运动。

  当时的推广运动主要由循人中学的扯铃队会员跟随冯开东教练到全马各地巡回演出,好让广大民众认识扯铃,因此,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成立了许多扯铃队,在广受大众欢迎的情况下,今天顺利成为广受大众承认的民俗运动。

  当时所用的扯铃为响铃,也成为传统铃,后来由台湾功群引进新款安全响铃,后来台湾三铃也进入马来西亚市场 。到搁笔为止,马来西亚已经有崛起的本地扯铃先锋制造厂 MyDiabolo 品牌也就是本公司。

  另外,本公司并不以商业角度发展扯铃,而是以推广扯铃运动为目标,希望各位有好的而且便宜的扯铃装备而提升技术限制!让这个好的活动发扬光大!

  感谢各位花时间了解马来西亚扯铃历史。谢谢。